山塘尋勝
山塘街始建于唐代寶歷年間,白居易出任蘇州刺史時率百姓在虎丘山環(huán)山開河筑路,東起運河閶門渡僧橋,西至虎丘山望山橋,長約7里,與運河相接,在河塘旁筑堤,堤岸桃花芬芳,河上碧波蕩漾,因街河皆7里,故稱“七里山塘”。乾隆皇帝壬午年(1762年)游江南,到七里山塘曾御筆書“山塘尋勝”,使七里山塘平添了無盡的神秘與知名度,故爾這次到蘇州時雖然時間很短,但無論如何七里山塘是要去的地方。
蘇州有2500多年的歷史,是吳文化的發(fā)源地。七里山塘街位于蘇州古城區(qū)姑蘇區(qū),中間一條河,左右兩邊是條街,這條河與這條街相伴了1200多年,它們的名字叫山塘。我們到山塘首先坐上電瓶環(huán)保船觀賞街兩邊的風(fēng)情,坐在船上山塘一河一街的七里綺麗風(fēng)光,一覽無余。唐風(fēng)宋韻,明朝清風(fēng),讓這水邊街,水上橋,水中船詩化了這座城市,美幻了山塘街。“舟隨櫓轉(zhuǎn),樹合溪回,鬢影衣香,宛坐天上”,在一條條幽幽小巷、深深庭院中,有多少娓娓纏綿的愛情韻事從山塘河的柔波里流過,又有多少前塵往事勾串起了經(jīng)年舊約的江南春夢。董小宛也曾在此守望過踏上歸途的冒辟疆,只是千年的河水依然“一聲柔櫓一銷魂”,只是多少明媚春光已不再來,斑駁的歷史痕跡卻在你身邊無聲地流淌。在千年的山塘街,泛舟山塘,兩岸的燈光映襯出山塘的千年詩畫,古老悠遠的吳韻仿佛就在耳邊輕響,一條山塘河,一艘畫舫,一曲絲竹、一杯香茗、點點燈光,真會讓你不知身處何年。
漫步山塘街,滿眼是鱗次櫛比、粉墻黛瓦的臨河人家。小橋依舊伴流水,綠樹萋萋滿長堤,紅堂會所依舊在,故人已去百千年。而鬧市里盡顯居貨山積,行云流水,列肆招牌、燦若云錦,使山塘街自古以來便成了蘇州人賞游玩景的好去處。山塘三節(jié)會,山塘燈船,吳歌賽會更是讓這個天堂里的街市成為了“最是紅塵中一二等富貴風(fēng)流之地”,白居易詩曰:“買魚沽酒,行旅如云;走馬呼鷹,飛塵蔽日,晚村人語,遠歸白社之煙;曉市花聲,驚破紅樓之夢”恰是舊時山塘的生動寫照,而乾隆七下江南,七次途經(jīng)山塘也曾寫下了“山塘策馬攬山歸、淡蕩韶春鞭漫揮”這等風(fēng)流詩句。你如有興趣還可在古戲臺上聽《三笑》《白蛇傳》等蘇州平彈,山塘人那軟柔的吳音、水袖曼舞盡顯蘇州的古典情調(diào),這也正是我們游客與天堂山塘與千年蘇州的一次親近,與吳文化相知的一次最好紀念。
“七里山塘七里橋、橋連堤又堤連橋”。我們站在通貴橋上放眼山塘河街,讓我再次和現(xiàn)實與歷史對話。倒影七里河中的山塘橋、普濟橋、引善橋、廣濟橋、通貴橋等30多座古老的橋梁,既訴說著千年風(fēng)霜往事,又是今天繁華的七里山塘的見證。斗轉(zhuǎn)星移,老屋舊宅、似水流年,俏麗浣女、如花美眷,唐伯虎遇秋香,董小宛畫舫唱艷,乾隆帝山塘尋夢,一段段千百年的故事讓人仿佛回到了千年與他們相遇在一起品一日香茶、詠一句詩詞、聽一曲評彈、唱一段三堂會,那情那景叫人無不向往。
我們將要離開時,天上下著小雨,煙雨朦朧的山塘街頓時讓人更加著迷。此刻讓我真正品味到晚唐詩人杜荀鶴所作“君到姑蘇見,人家盡枕河,古宮閑地少,水巷小橋多”的詩境。一幅舟行碧波上,人在畫中游的詩畫山塘盡在雨中,盡在精妙的享受與遐思里,確叫人一個嘆字。
我記得余秋雨先生在《白發(fā)蘇州》里曾說:海內(nèi)美景多的是,唯蘇州能讓我有一種真正的休憩?梢哉f,蘇州是一座中國文化寧靜的后院,而山塘則是蘇州的縮影,吳文化的窗口。我想千年古街七里山塘她就是東方的威尼斯。回家?guī)滋旌,仍思緒萬千,遂作以上文字以紀之。
作者:謝瑞山
熱點圖片
- 頭條新聞
- 新聞推薦
最新專題
- 酷暑時節(jié),下水游泳戲水的人增多,也到了溺水傷亡事件易發(fā)高發(fā)季節(jié)。近日,記者走訪發(fā)現(xiàn),雖然市區(qū)河湖周邊基本立有警示牌,但不少公開的危險水域仍有野泳者的身影。為嚴防溺水事故發(fā)生,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