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味雖好吃入口需謹慎 食物中毒可不是鬧著玩的
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野菜野果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青睞,隨著夏季的到來,蘑菇野菜也進入了采摘的季節(jié)。但是,很多毒蘑菇與可食蘑菇外表很像,普通市民很難鑒別。近年來,市民誤食有毒植物而引起的中毒事件時有發(fā)生,嚴重的可致人死亡。日前,記者走訪市人民醫(yī)院了解到,從今年初到本月23日,該院收治疑似食物中毒的病人有27例,而單在本月,這類病例就占了11例。
我市食物中毒事件時有發(fā)生
在本月18日,市人民醫(yī)院急診科收治了因食用香芋梗中毒的郭先生,據了解,家住紫金縣的郭先生在17日曾吃過一盤“芋頭梗”,據他描述,當時吃“芋頭梗”,他只是覺得舌頭有點刺痛,并沒有什么不對勁,直到后來自己出現呼吸困難、四肢麻木無力、胸悶、心悸等癥狀后,才反應過來可能是吃壞了什么東西。所幸,經過醫(yī)院的治療,郭先生平安出院了。
6月23日,紫金縣一家3口食用了野外采摘的野生蘑菇,3人相繼出現了頭暈、惡心、腹瀉等中毒癥狀,在紫金縣人民醫(yī)院治療了兩天后,轉院到了市人民醫(yī)院進行治療。經過相關檢查后,醫(yī)生發(fā)現3名患者肝功能已經嚴重損害,血肌酐、轉氨酶、乳酸脫氫酶等指標均顯著升高,醫(yī)院診斷為重度毒蕈中毒。經醫(yī)護人員長達10多天的積極治療,目前,這一家3口已康復出院。
5月中旬,市人民醫(yī)院也收治了因為食用毒蘑菇中毒的一家人,據馮阿姨回憶,一家人所食用的蘑菇是自己在老家四川采摘的,晾曬成蘑菇干后帶回河源食用,不曾想吃了之后全家人都進了醫(yī)院。
及時就醫(yī)才是正確處理方式
市人民醫(yī)院急診科主任徐福興告訴記者,毒蕈中毒病情兇險,病死率高,且沒有特效療法。因此,對于毒蕈中毒患者,救治的關鍵是及時發(fā)現,盡早就醫(yī)。市民如果出現食物中毒現象,可以適當采取用手指刺激咽喉部,進行催吐,并盡最大可能及時送往醫(yī)院就醫(yī)。但值得注意的是,市民切勿盲目通過一些土辦法進行治療,如飲用鹽水,或是姜汁等方式催吐,因為大量飲用可能會加快腸胃蠕動,加速有毒食物進入腸道,不僅不能起到救護效果,還會為醫(yī)院開展施救加大難度,增加患者的生命風險。
此外,生活中有時因為食物清洗不干凈、食物的錯誤搭配,或是食用剩菜、過期變質等食物,都有可能引起食物中毒。徐福興提醒市民,剩菜中幾乎都有劇毒物質亞硝酸鹽的身影,尤其是變質的綠色蔬菜、腌制肉制品及泡菜含量較高,食用極有可能引起食物中毒,因此,市民也應盡量少食用這些食品。
本報記者 彭茂洋 見習記者 吳文婷
相關閱讀
熱點圖片
- 頭條新聞
- 新聞推薦
最新專題
- 酷暑時節(jié),下水游泳戲水的人增多,也到了溺水傷亡事件易發(fā)高發(fā)季節(jié)。近日,記者走訪發(fā)現,雖然市區(qū)河湖周邊基本立有警示牌,但不少公開的危險水域仍有野泳者的身影。為嚴防溺水事故發(fā)生,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