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師之“道”,從守住師德開始
教師節(jié)剛過,關于尊師重教的話題仍被熱議。特殊的職業(yè)賦予了老師特殊的使命,作為人類靈魂的工程師,老師自身的品行對學生影響深遠,甚至可能改變其一生。那什么樣的人才能“為師”?筆者認為,為師之“道”,從守住師德開始。
一
生者以師為榮。人們常把老師喻為辛勤的園丁、知識的燈塔、靈魂的工程師,很多美好的贊譽在老師們身上有時顯得微不足道。對一個少不更事的人來說,遇到一位好老師,是一種幸運,可能改變其一生。
我就很幸運,在求學生涯中遇到了許多好老師。小學四年級的班主任是一名剛畢業(yè)的師范生,上課方式比以往的老師有意思,備課時她喜歡提前做好道具,讓人一目了然;下課時,她像朋友一樣跟我們一起玩,跳皮筋、聊八卦;節(jié)假日,她帶我們去看山看水寫作文。那時候,我喜歡看課外書,甚至在課堂上偷偷地看,她發(fā)現(xiàn)后并沒有當場責備,還把自己私藏的書借給我,讓我在課外時間多讀多看。她用行動教導我要尊重培養(yǎng)自己的愛好,這一點讓我受益至今。這名老師離職后我們失聯(lián)了,直到我工作后一次偶然的機會才跟她聯(lián)系上。每年教師節(jié),我都會給她打電話,匯報自己的工作,祝福好老師。 “教師無小節(jié),處處是楷模”。
好的老師是學生的引路人,但有的老師卻沒能讓學生體會到老師對他們的愛,這些老師往往漠視學生的感受。初中時,學校有男生必須剪寸頭的規(guī)定,有一名“藝術”男生卻長發(fā)染色,被幾名老師剪得亂七八糟。當他哭著回到教室,班主任還在講臺上再次數(shù)落這名男生。后來,這名男生就輟學了。長大后在同學聚會上他憶起當年往事,說當時很想殺人。
二
然而,如今教師被曝出有失師德的事并不少:體罰學生、違規(guī)補課、違規(guī)收禮、評職稱造假等,這些行為對于正在形成世界觀的學生而言會帶來負面誤導,甚至影響其以后行為。
這些被人詬病的行為應該給予一記“重錘”。這不,教育部發(fā)布《中小學德育工作指南》,實行師德 “一票否決制”。重慶市也推出《關于進一步加強中小學師德師風建設的通知》,嚴禁教師收受學生及家長贈送的禮品、禮金、支付憑證或有價證券等,一經(jīng)查實,在當年評優(yōu)、評先、晉升、職稱評定等方面實行“一票否決”制。如此嚴厲的規(guī)定是對教師違紀違規(guī)、有違師德行為的“零容忍”。教師不同于其他職業(yè),之所以能獲得那么多的贊美和尊重,擁有自己的節(jié)日,是因為承擔的不僅僅是“教書”之本分,更多的還是“育人”的責任。有那么一星半點有違師德的行為,都有可能成為孩子的學習“范本”。這樣的壞影響可能是終生的。所以,用“一票否決”為教師違規(guī)敲響警鐘是必要的。只有這樣,才能讓踏踏實實做學問成為每一名教育工作者的追求。
三
孔子說過:“其身正,不令則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這里的正與不正,可以理解為教師是否有人格魅力,也就是教師所行是否有 “ 道”。而為師之“ 道”就在于師德。教師有“道”,才能讓學生坐得端,行得正。每個教師的一舉一動、一言一行、一情一態(tài)都清晰而準確地印在學生的眼里,烙印在學生心上,這就是無聲的魅力。這種人格的示范性將在學生的心靈深處形成一股無形的內化力。在潛移默化中,學生會模仿老師的態(tài)度、情趣、品行等。因此,師德才是教師的靈魂,是教師人格魅力的直接體現(xiàn)?梢哉f,教師道德素質在教育中的作用比教師的文化素質更為重要。作為教師,只有守住了自己職業(yè)道德的“道”,才能讓學生走正道,自己才能稱得上真正的為人師表!
鄭婷影
熱點圖片
- 頭條新聞
- 新聞推薦
最新專題
- 酷暑時節(jié),下水游泳戲水的人增多,也到了溺水傷亡事件易發(fā)高發(fā)季節(jié)。近日,記者走訪發(fā)現(xiàn),雖然市區(qū)河湖周邊基本立有警示牌,但不少公開的危險水域仍有野泳者的身影。為嚴防溺水事故發(fā)生,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