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源市政府部門梳理確認權責清單
政府部門手中有多少權力?一份清單即可給出答案。
經過近4 個月的梳理、審核、確認,市政府工作部門權責清單近日正式形成,待權責清單公布后,群眾只需根據(jù)自身需要,登錄市政府門戶網(wǎng)站及其工作部門網(wǎng)站、網(wǎng)上辦事大廳、辦事窗口等,即可隨時檢索查詢42 個市直部門的行政許可、行政處罰、行政強制、行政征收等9+N 類共5155 項行政事項。以此為標志,我市簡政放權、深化行政體制改革取得了重大進展和積極成效。
鎖定權力底數(shù),讓群眾明明白白辦事
一直以來,政府以及政府部門到底有哪些權力,這對群眾來說是個不甚清楚的問題。推行權責清單制度,就是把政府部門的行政職權以清單形式明確下來并對社會公開,讓群眾一目了然,方便在辦理各事項時有章可循。對政府部門及其工作人員來說,清單能夠讓他們清楚自身到底有多少職權,以便更好地履行職責,把該管的事管好,把該負的責任擔負起來。
據(jù)介紹,此次權責清單在制定過程中,按照“誰行使,誰負責”的原則。為實現(xiàn)全覆蓋、不漏項,市政府各部門按照省改革分類標準進行了大排查,確保權力清理不留“死角”。在推進工作過程中,我市按照職權屬性,對各部門報送的行政職權和責任事項分類梳理、逐條登記,形成了行政許可、行政處罰、行政強制等9+N個類別。
據(jù)市編辦的相關負責人介紹,此次權責清單的編制涵蓋了市政府所有部門所有的權責事項,即所有直接面對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行使的行政職權都納入了權責清單范圍,特別是將與企業(yè)和群眾生活密切相關的行政許可、行政處罰、行政強制等行政職權或社會反映強烈的突出問題作為重點。
權力“瘦身”,讓群眾輕輕松松辦事
“減權是簡政放權的必然要求,也是推進權責清單制度的重點和難點,包括權力取消、下放等。”市編辦負責人表示。
在編制權責清單過程中,我市加大了對部門職權的調整力度,對沒有法定依據(jù),或法定依據(jù)已經廢止的事項,自行設定的相關減損公民、法人和其它組織權益或增加其義務的事項,以及國家、省已取消的同類事項,堅決予以取消。
同時,我市科學合理劃分了上下級政府的縱向權責關系,對直接面向基層、量大面廣,由基層政府實施更方便有效的經濟社會管理類職權,除法律法規(guī)規(guī)定行使層級、跨區(qū)域的職權外,原則上均下放到縣區(qū)政府工作部門實行屬地管理。按照一件事由一個部門負責的原則,最大限度整合了分散在不同部門的相同或相似職權,厘清了部門間的權責關系。
減權過后,“瘦身”成果如何?據(jù)了解,我市通過摸排形成了《河源市人民政府有關部門職能調整目錄》,共涉及各類職能調整事項206 項,其中取消10 項,擬重心下移 186 項,擬轉移1 項,擬調整為政府內部審批9項。
權責清單將成群眾辦事“寶典”
權責清單確定后,我市將以政府文件形式予以公布,并通過政府及其工作部門網(wǎng)站、網(wǎng)上辦事大廳、辦事窗口等載體向社會公布,接受社會各界監(jiān)督。
市政府部門發(fā)布權責清單,和群眾關系有多大?對此,我市一家小微企業(yè)負責人劉先生深有體會。他說,之前創(chuàng)辦企業(yè)需要辦各種證件,前后跑了好幾個部門,有時不知道證件要經過哪些部門審核、走什么程序,因此浪費了好多時間。
這樣的事情,相信不少人都碰到過。不過,今后市民只要登錄市政府或部門網(wǎng)站,就可以清晰地查詢到各個部門的全部職權,以及辦事的流程。按圖索驥,市民可以通過清單目錄了解哪些事要到哪個部門辦,要走哪些程序。
市編辦負責人表示,推行權責清單制度,是深化行政體制改革和推進政府職能轉變的一項重要內容,把政府權力放到制度的“籠子”里,解決“亂作為”問題。同時,建立邊界清晰、分工合理、權責一致、運作高效的政府職能體系,方便群眾辦事,簡化不必要環(huán)節(jié)。
據(jù)悉,權責清單公布后,各部門將嚴格按照清單行使職權、依法行政,做到“法定職責必須為”、“法無授權不可為”,確保清單落到實處。此外,各部門還會根據(jù)政府部門權責的調整進行動態(tài)化管理,加強監(jiān)管,做到放管結合。
另悉,各縣區(qū)權責清單也已經完成了政府確認,目前正在準備以政府文件形式公布。
本報記者 黃冉
相關閱讀
熱點圖片
- 頭條新聞
- 新聞推薦
最新專題
- 酷暑時節(jié),下水游泳戲水的人增多,也到了溺水傷亡事件易發(fā)高發(fā)季節(jié)。近日,記者走訪發(fā)現(xiàn),雖然市區(qū)河湖周邊基本立有警示牌,但不少公開的危險水域仍有野泳者的身影。為嚴防溺水事故發(fā)生,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