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chuàng)新機制治“慢疾” 提速中小河流治理
本報訊 記者 張濤 前日,市長彭建文主持召開專題會議,對中小河流治理進度滯后的縣區(qū)、江東新區(qū)進行約談。彭建文要求,各級各部門要把以中小河流治理為重點的水利工程建設作為當前工作的重中之重來抓,搶抓施工黃金季節(jié),創(chuàng)新機制,采取強有力措施,迅速扭轉我市中小河流治理在全省排名落后的局面,確保12 月底前保質保量完成年度水利建設目標任務。
據悉,我市今年爭取到中央、省級的水利投資共計10.04 億元,涉及項目多達115 個。其中,省級下達我市水利投資計劃9.0567 億元,涉及94 個項目。截至12 月4 日,我市已完成中央及省級水利投資 6.8857 億元,其中累計完成省級水利投資6.002 億元,省級投資完成率為66.27%。
不過,在省級投資的山區(qū)五市中小河流治理項目中,我市項目進展較慢。包括試點項目在內,今年我市中小河流治理項目共28 宗,45 個治理河段。截至12 月4 日,開工 27 宗,開工率為95%;完成治理河長 225.3 公里,占年度任務的64.2%,累計完成投資4.9 億元,占年度計劃的 70.46%。市水務局相關人士分析認為,這主要是項目前期工作滯后,影響了整個工程進度。前期工作環(huán)節(jié)較多,有的縣區(qū)沒有簡化審查審批程序、提高審批效率;部分縣區(qū)對項目審批跟蹤不緊,沒有加強溝通、協調、做好銜接;有的縣區(qū)自行增加了施工招標前期工作的環(huán)節(jié),導致施工招標掛網時間滯后。
彭建文指出,加快山區(qū)五市中小河流治理是省委、省政府強力推進的“一把手”工程,是事關人民群眾根本利益的民心工程、民生工程,機遇難得,必須牢牢抓住,確保定下來的事一定要落實,落實一定要快。
針對當前存在的完成進度差、前期工作慢等問題,彭建文要求各地要查擺剖析原因,積極尋求對策,全力加快工程建設進度;要創(chuàng)新項目前期工作方式方法,簡化審批程序,變串聯審批為并聯審批,提高審批效率;選好工程隊,加強工程監(jiān)管,嚴防工程層層轉包;暢通體制機制,落實好水利建設行政首長負責制,發(fā)揮政府主導作用;進一步提高工作執(zhí)行力,層層傳達責任,把項目逐宗落實到逐級政府、主管部門和建設單位責任人,充分調動各方積極性。
相關閱讀
熱點圖片
- 頭條新聞
- 新聞推薦
最新專題
- 酷暑時節(jié),下水游泳戲水的人增多,也到了溺水傷亡事件易發(fā)高發(fā)季節(jié)。近日,記者走訪發(fā)現,雖然市區(qū)河湖周邊基本立有警示牌,但不少公開的危險水域仍有野泳者的身影。為嚴防溺水事故發(fā)生,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