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為“創(chuàng)文”添磚加瓦
學生志愿者們在茶山公園打掃衛(wèi)生。
我市創(chuàng)建“全國衛(wèi)生城市”取得圓滿成功后,不久前又提出要用6 年時間創(chuàng)建“全國文明城市”的目標。
與其他創(chuàng)建活動相比,創(chuàng)建“全國文明城市”具有含金量最高、牽涉面最廣、申報考核最嚴的特點。每3 年才命名表彰一批全國文明城市,而且每批表彰的名額不多。目前我省僅有深圳、中山、惠州、東莞、廣州、江門6 個城市獲得了“全國文明城市”稱號。按照創(chuàng)建“全國文明城市”的要求和我市的部署,我市要通過3 年努力先拿到“全國文明城市提名資格”,再通過3 年努力才能拿到“全國文明城市”的牌子,因此,最少需要6 年時間才能創(chuàng)建成功。所以,創(chuàng)建“全國文明城市”之路任重而道遠,需要大家的共同努力。
在學校,老師一直強調要講文明,但是就有那么一些同學在學習生活中往往忽略了自身與身邊的文明。因此,我們要克服不文明的缺點,做文明守紀的好市民,為我市的“創(chuàng)文”工作作貢獻。
不文明表現(xiàn)逐個數(shù)
浪費不應該
雖說農村生活艱苦,但是在一些寄縮制學校,卻隨處可看到浪費的影子,F(xiàn)在許多學校都建有飯?zhí),學生按自己的喜好點菜買飯。按照一般情況,一餐5 元多的飯菜基本可以應付,但有些同學一買就10 多元的飯菜,吃了那些好吃的后把不喜歡吃的就倒掉了。更有甚者,為了與吃完飯的同伴一起走,有些同學竟將沒動幾口的飯菜倒了。在食堂的阿姨說,一些學生不懂得糧食來之不易,不會根據(jù)自己的經濟買飯菜,有的還有攀比心理買大盤的飯菜,吃不完就倒在桌上或桶里,所以每天的垃圾桶都是滿的。許多城鎮(zhèn)學校是讓學生統(tǒng)一在學校吃早餐。一些學生說學校的早餐花樣少,吃多了就覺得膩,因此一些學生或在家吃早飯或在街上小店里吃了早餐到校。他們認為反正自己已經付過伙食費,不吃白不吃,因此分早餐時也要一份,但因為吃不下,所以又倒進垃圾桶。說起學生浪費糧食的事,廚房的阿姨們都直搖頭。
真正吃飯時不吃,但課間肚子又餓了。不少同學便擠到小店里買餅干、面包等食物。同學們在這樣做時不知想沒想過,他們揮霍和浪費的都是父母的血汗錢。
腳下不留情
在市區(qū)的一個校園里,到處是綠油油的樹木,大片大片的草坪,環(huán)境十分優(yōu)美,給人一種美的享受。但是,在校道的一個花圃卻有一條人踩出來的小路,與這美麗的校園很不協(xié)調。下課時,有的同學為了抄近路,趁老師不注意就從花圃上踩了過去,把花草踩得東倒西歪,露出土面,十分難看。難道踐踏草坪的同學不知道植物也有生命嗎?其實,大家都看得到,花圃邊上就豎著一塊寫著“愛護花木”的宣傳牌。愛護花木,就要從少踩一下花木開始。只要大家都愛護一花一草,校園才會變得更加美麗。
臟話隨口出
據(jù)不少同學反映,雖然,老師要求大家平時不能講粗話、臟話。但當我們漫步校園或三三兩兩一起玩耍時,時不時會聽到 “靠”、“操”、“白癡”、“我毀死你”之類罵人的不文明語言。
把臟話當口頭禪的同學可真不少,這些話是什么意思?有不少同學說不知道,只是覺得時不時露一句這樣的話非?。似乎說臟話是一種時尚。有的同學面對不文明行為時,為表明自己的批判態(tài)度,便破口大罵,以牙還牙,不曾想,在鄙視不文明的同時也在制造不文明。
垃圾隨處丟
現(xiàn)在,在校園內亂丟垃圾的同學越來越少了,因為學校有制度,有評比,如果哪個同學丟了垃圾被發(fā)現(xiàn),同學都敢批評。但是在校外亂丟垃圾的情況卻不少見。放學了,同學們三三兩兩走出校門,有的同學都被街邊小店飄出的香油味吸引著到小店買零食,他們邊說笑邊吃東西,包裝紙往哪兒扔?如果垃圾桶遠,又沒人注意,那就直接扔到了地上。所以負責學校附近區(qū)域的清潔工大多反映,學校附近地方的垃圾比其他地方的多。如果大家能把校內校外都看成我們生活的環(huán)境,做到不亂丟垃圾,那么,不僅我們的校園很美,街道也會更清潔。把垃圾扔進垃圾箱,其實只是舉手之勞。
闖紅燈真危險
下午5 時左右,正值放學和下班的高峰期,學校附近的十字路口顯得十分擁擠。
這時,可以看到一些橫過馬路的學生根本不看指示燈,趁著來往車輛減少的空隙就闖過馬路,其他同學也跟著走進路中央。車流多的時候,有的學生就停在路中間避車輛,險象環(huán)生。更有甚者,有的男生腳踩自行車,車后站著一“藝高膽大”的同學。如果幾車同行的話,大家還互相攀肩搭背,全不顧車來車往,十分危險。
當然,同學們不文明的行為除了以上這些外,還有其它一些,如抽煙、喝酒、打架等。
校園文明建設結碩果
我市一直重視學生的文明教育。據(jù)介紹,從2007 年我市4 所學校獲得首批省“安全文明校園”稱號以來,到目前共有17 所學校獲得了“安全文明校園”稱號。
市一小是第三批獲得省“安全文明校園”稱號的學校。據(jù)該校介紹,為了讓學生養(yǎng)成文明習慣,該校狠抓文明教育,規(guī)范學生的言行,如上下樓道“輕聲慢步,文明謙讓”,規(guī)定每個年級學生上下樓梯的路線,學校所有樓梯都用防滑油漆以黃綠色塊左右劃分,課間活動開展“四不”教育(不追、不跑、不打、不鬧),開展課間巡查,及時發(fā)現(xiàn)制止學生的危險行為和打架斗毆等行為。每層樓梯安排一位老師站崗,對學生課間紀律情況、衛(wèi)生情況及時檢查,讓每個學生做“文明課間好學生”。學校還結合實際,制定了《小學生一日行為規(guī)范》,以班級競賽為促動,值周領導、值日師生、校園小巡警對學生早晨上學、課間紀律、上下樓梯、交際禮儀等實行值日管理、評價,逐步讓學生從“要我這樣做”轉變?yōu)椤拔乙@樣做”,讓良好的行為習慣內化為學生的自覺行動。
張老師從教多年。他說,加強學生文明教育非常重要,學校里的不文明現(xiàn)象包括行為不文明、語言不文明和環(huán)境不文明,要解決這些問題,學校除了要有相關措施外,更主要的是要保證其實施。如,現(xiàn)在學校的規(guī)章制度不少,食堂、宿舍、教室都有 “文明規(guī)范”,但有些學生就不講文明,這主要是執(zhí)行不力。作為學生,要聽從老師教導,認真遵照“文明規(guī)定”去做。現(xiàn)在班內有班委組織、團委組織、少先隊組織。不少學校的社團建設非常活躍。如果社團能把校園文明建設自覺地滲透到自己的各種活動中,多開展一些公益性活動,對樹立校園文明新風將會起到示范作用。如果大家都講文明,那么不文明的行為就會孤立。所以,我們應該共同努力,營造文明的校園環(huán)境。做講文明的、有道德的人。少年時代是人生中最美好的花季年華。遠大理想在這時孕育,高尚情操在這里萌生,良好習慣在這里養(yǎng)成,生命的輝煌在這里奠基。作為一名學生,我們應該帶頭遵守公民道德行為規(guī)范,自覺向不文明行為告別,為創(chuàng)建 “全國文明城市”作出自己的貢獻。
本報記者 謝雨望
熱點圖片
- 頭條新聞
- 新聞推薦
最新專題
- 酷暑時節(jié),下水游泳戲水的人增多,也到了溺水傷亡事件易發(fā)高發(fā)季節(jié)。近日,記者走訪發(fā)現(xiàn),雖然市區(qū)河湖周邊基本立有警示牌,但不少公開的危險水域仍有野泳者的身影。為嚴防溺水事故發(fā)生,切...